第十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铸造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发展分论坛


“第十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铸造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发展分论坛”于1019年10月20日~22日在江苏镇江成功举行。会议由江苏省铸造学会主办,镇江市科协、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镇江各市区科协、镇江新区科协、镇江高新区科协协办。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必要对本次会议作个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会议得到了江苏省科协和镇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江苏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杨文新,江苏大学副校长丁建宁,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孙晓南出席并致辞。

镇江市科协和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为会议的召开费心尽力。从会议场地的安排、会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布置,到会议活动形式的确定,都充分体现了他们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的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二、精心组织是会议成功的基础

会议是长三角区域性会议,涉及三省一市的相关单位。会议邀请了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南京市铸造协会、无锡市铸造协会、常州市铸造协会、苏州市铸造协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围绕着“铸造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发展”的主题,邀请了清华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黄天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周建新教授、东华大学博导朱世根教授、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金学云教授、江苏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刘海霞教授、江苏大学材料学院司乃潮教授、江苏大学机械学院姜银方教授、南京工程学院赵贤林教授等,这为会议的高水平交流提供了可靠保证。

认真组织高水平论文交流,也是会议组织的主要任务。会议邀请中国铸造协会专务袁亚娟作了《中国铸造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管理要求》、清华大学教授黄天佑作了《造型材料技术的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建新作了《“华铸1+N”数字化铸造创新平台2.0的构建及应用》的主题报告。

会议还邀请东华大学教授朱世根作了《新型低能耗环保砂型材料》、清华大学博士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伟平作了《铸造高温合金的纯净化和晶粒细化工艺研究》、南京工程学院教授赵贤林作了《铸造工厂产线智能化实施路径》、中车戚墅堰技术专家陈凯敏作了《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广柱作了《影响中频感应炉炉衬寿命的因素分析》 、泰州学院博士万浩作了《稀土对新型多元铝青铜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等的专题报告。

  三、形式多样才能吸引企业积极参与

1、技术交流是论坛的主要形式。它能够吸引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交流探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发展。

2、安排了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活动,鼓励企业把各自的产品前来展台展示,真正做到会展一体。

这次会展吸引了山东大亚云商工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盐城耀进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创想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靖江市黎明铸造材料厂、扬州中邦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市英之城高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

通过展会,仪征龙飞铸造有限公司等单位现场或会后与参展单位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

3、会议组织了企业与专家一对一技术交流活动。

出席这次交流会的专家有:江苏省铸造学会理事长陆文龙教授、东华大学博导朱世根教授、江苏大学司乃潮教授和姜银方教授、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章正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京泰宁铸铁有限公司袁贤君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彭伟平董事长。

出席这次交流会的企业代表有: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牟大强熔铸厂厂长、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束国炳技术副总、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戴罡技术中心总经理、常州市常牛机械有限公司闫东亮技术部长、 镇江宝瑞通机械有限公司王遐璋技术副总、丹阳市伟龙机械有限公司魏英友  总经理。

通过上述活动,解决了企业在铸件生产工艺、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了消除铸件上产生的气孔、缩孔、偏析等缺陷的问题,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组织参会成员参观示范企业,学习这些企业的先进经验。

会议组织了二十多名代表,前往江苏鸿泰钢铁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电弧炉——精炼炉——连铸机“三位一体”的短流程炼钢工艺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使这次会议的参会人数达到200多人。

四、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这次会议虽然是长三角地区的铸造企业技术交流大会,但兄弟省市的铸造企业参加交流的还是比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争使会议开得更加圆满。